我 校 中 学 部 举 行 主 题 社 会 实 践 活 动

 亲近大自然  体验新科技 重走红色路 细品革命情

我 校 中 学 部 举 行 主 题 社 会 实 践 活 动

  天立新闻 2017317日,我校中学部举行了一次以“亲近大自然、体验新科技、重走红色路、细品革命情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,初中预备年级、初中一年级、初中二年级32个班的师生14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

上午7:30,活动正式开始,中学部全体师生整齐列队运动场,举行出发仪式。中学部校长何仲华作了激情洋溢的动员讲话。他告诉学生们,春天是大自然万物复苏的季节,是耕耘播种的日子,更是师生们撒播希望种子的时候。他要求师生们在活动中严守校规、校纪,以良好的形象展示天立教育、天立学子的风采。

简短的仪式结束后,师生们分乘30多辆大巴车,踏上了愉快而又充满激情的活动之旅。

一路欢歌,一路笑语,天立师生朝气蓬勃的风采,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致意。


农科院里感受高新科技的神奇

当薄薄的雾气悄然散尽,春阳暖暖照耀大地的时候,师生们兴奋地来到了国家农业部、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——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培育基地。

这个基地拥有研究员、博士、硕士30多人。基地的科普园内设有“植物示范区”“蔬菜科研示范区”“多样花卉示范区”“育苗孵化示范区”“水生动植物示范区”“果蔗经济作物示范区”等。

一进科普园,师生们便被园内的各种奇花异草和神奇的水生动植物所吸引。在叶如松叶、花似红梅、重瓣花朵又像牡丹、观赏与药用价值极高的“松红梅”前,学生们爱不忍离,纷纷记下“她”的特性。在营养丰富、风味独特、集天然野生和绿色有机等特点于一体的“人间第一菜”药用价值极高的“芦笋”前,学生们啧啧称赞,流连忘返。在挺拔神奇的“辣椒树”前,学生们纷纷举起手臂与它比高低,惊讶之情,溢于言表。在水生动植物区,各种闻所未闻、见所未见的水生动植物,更是让学生们眼界大开,惊叹不已。

学生们纷纷表示:我们亲近大自然,走进农业科普园,感受农业高新科技的神奇,既陶冶了情操,又学到课堂上没有学到的知识,受益匪浅!

纪念馆内激扬奋发进取的精神

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,师生们神情庄严、肃穆地来到全国新闻界唯一的“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——范长江纪念馆。


在纪念馆里,大家了解了革命先辈范长江的革命事迹:范长江出生于四川内江田家正子坝,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、奠基人之一,是第一个系统报道红军长征的记者。他在上世纪30年代采写的《中国的西北角》《塞上行》等报道,成为中国新闻史上不朽的经典名篇。

学生们认真听取讲解员老师的讲解,还不时记录下讲解的要点。对这位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巨子、内江人民的好儿子学生们崇敬不已,他们表示:要学习革命先辈“不怕牺牲、前赴后继、勇往直前、坚韧不拔、众志成城、团结互助、百折不挠、克服困难”的伟大精神,刻苦学习文化知识,真正成为“天之骄子,立己达人”的优秀学生,长大以后为国家、为人民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。

中学部举行的这次“亲近大自然、体验新科技、重走红色路、细品革命情”主题实践活动,策划周密,选点精心,安排合理,实施妥帖,万无一失,师生受益,效果显著,反响巨大。活动还在进行中,即有学生家长打来电话盛赞:内江天立国际学校中学部举行这种丰富多彩的综合社会实践活动,把新课程改革和养成教育具体落到了实处,让孩子们亲近自然、了解社会,学到了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。这是令我们家长非常满意和高兴的举措,希望学校多举行一些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学校新闻宣传部)